-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Introduction
“广西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重点实验室”概况
本实验室成立于2019年,于2021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广西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重点实验室”(简称:综合交通重点实验室)。综合交通重点实验室主任由文旭光教授担任,目标是建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专家及团队,能有效开展国际化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培训、战略决策咨询、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能有效服务广西和东盟的综合交通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水平、国际化、开放式”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综合交通重点实验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四川省政府、陕西省政府科技创新合作的重大事项,是深入落实国家对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交通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实践内聚外合、纵横联动的开放谋略。综合交通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实验室运行补助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专项”、“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等多项省部级项目,近三年获1600多万元财政专项经费支持。
综合交通重点实验室由国内外知名院校和企业参建,依托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众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师资、科研力量;联合区内校企,集土、机、电、信、运、材学科和专业为一体,开展广西综合交通课题研究,培养广西本地化综合交通人才;积极采取引进东盟国家高层次人才加盟本综合交通重点实验室工作和在东盟国家相关院校、企业设立实验室分中心并行的举措,开展东盟区域综合交通技术国际合作研究,培养不同层次的东盟国家综合交通技术人才。2023年,广西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重点实验室将和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建立面向越南的轨道交通培训中心,承接越南轨道交通相关技术人才培训和国际科技项目合作教材编写、标准输出等相关业务。
综合交通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直面中国-东盟综合交通的需求,通过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应用对象研究,以轨道交通为切入点,相继开展广西及东盟区域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运输的现代建造技术、新型设备设施、系统检验检测与维护技术以及综合交通协调发展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综合交通新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与路线、技术标准、新制式、新材料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助力技术成果孵化和产业升级,通过技术服务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服务企业,并引进/孵化企业,提供上百个交通相关的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升值超过5000万元。
综合交通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
1.智慧交通设备设施开发与新应用技术
2.交通基础设施检测及监测
3.综合交通模拟仿真技术
4.交通新材料
5.中国-东盟区域综合交通人才培养